改革開放至今,國內諸多行業經歷了摸著石頭過河,從無到有,從有到強,混凝土機械領域亦是如此。勇立潮頭踏浪行,在此領域,中聯重科三十載厚積薄發,譜寫了一曲恢宏鏗鏘的時代樂章。
三十年來,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蹄疾步穩,乘著產品、技術、標準“三駕馬車”,以澎湃的動力,一路勇毅篤行,持續引領混凝土產業變革新浪潮,穩步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持續跨越,以奮進之姿助推國產裝備成功“泵”上世界之巔!
產品破局,勇攀行業巔峰
現如今,我國混凝土機械制造已成功占據全球制高點,混凝土設備年銷量、保有量世界**一,更誕生了全球領軍的混凝土設備制造商,但回顧30年前的中國基建項目工地中,混凝土機械市場卻被大量的“洋設備”所占據。
面對國外混凝土設備的壓制和技術壟斷,創業初期的中聯重科憑借“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精神,經過艱苦的“攻堅戰”,于1993年正式下線**一臺HBT40混凝土輸送泵,由此開創了混凝土機械國產化的新紀元,亦開啟了中聯重科的攀峰之路。
30載砥礪前行,中聯重科成功躍升為位居全球前列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更作為混凝土機械的行業領軍者,打造出一系列站上全球巔峰的明星產品——從被譽為“世界泵王”的HBT90.48.572RS超高壓混凝土輸送泵,到不斷刷新世界紀錄的62米泵車、67米泵車、80米泵車、101米泵車……時至今日,中聯重科長臂架泵車銷量早已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中聯重科全球**長臂架泵車
技術創新,引領高質發展
創新是創新者的通行證。從60多年中聯重科前身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成立,到1992年中聯重科誕生,再到新時代深化國內與海外市場“智能化”布局,一路走來,中聯重科始終不忘科技研發初心,堅持自主創新,由此在市場上長期立于不敗之地。
應對時代變局,中聯重科因時乘勢,于2014年啟動產品4.0工程,從產品的智能化切入,實現了產品自診斷、自調整、自適應,讓設備“能感知、有大腦、會思考”;2020年,進一步迭代、突破,進入4.0A創新工程新階段;近年來,圍繞輕量化、新能源、智能化等核心技術展開積極探索,在混凝土機械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鏤空臂架顛覆行業認知、實現了國際領先。
順應新時代市場發展趨勢,憑借技術創新和科技突破,中聯重科陸續推出首款國產化碳纖維臂架泵車、全球首款新能源純電動泵車、首款60米級別混合動力泵車、“凌云Ⅱ”系列70米泵車等新技術產物。2023年,中聯重科發布“凌云Ⅱ”升級版、“凌云”混動、“凌云C”系列等多款新品泵車,盡展行業引領者的深厚“技術向心力”。
△中聯重科凌云C系列5橋72米泵車
潮頭踏浪,開創行業新格局
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中聯重科始終秉持“技術是根、產品是本”的科技創新理念,一以貫之地在時代大潮中踏浪前行,不僅以持續推出的爆款新品完成了國內市場的進口替代,還跟隨國家“一帶一路”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于2008年收購當時世界排名**三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更是一舉改變了混凝土行業的世界競爭格局。
在奮進中不斷攀登行業巔峰,現如今,中聯重科已然主導了全球混凝土機械市場,亦成為了行業標準的制訂者。2017年6月,中聯重科主導編制的國際標準ISO19720-1《建筑施工機械與設備混凝土及灰漿制備機械與設備**1部分:術語和商業規格》正式出版發行,成為行業**由中國主導參與并正式出版發行的國際標準。
△中聯重科泵送機械助建南京金融城項目
深厚的技術積淀,讓中聯重科成為行業唯一擁有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企業,主導或參與了混凝土機械領域的3項國際標準、14項國家標準和11項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代表站在了全球技術的制高點。
鯤鵬展翅凌云志,極致奮競贏未來。砼行三十載,中聯重科在極致中闖風浪、抓機遇、開新局,持續拓展戰略空間,推動國產混凝土機械不斷邁上新臺階。未來,中聯重科將全力以赴、穩中求進,以蓬勃的姿態和全面提升的核心競爭力,建構智能新形態、開創綠色新局面、刷新極致新高度,書寫更加穩健、更有底氣、更具想象空間的混凝土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